- 有理數乘法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1
對于《有理數的乘法》的教學設計主要針對剛邁人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以及他們現有的認知水平,采用啟發(fā)式,小組合作、嘗試練習等教學方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首先本節(jié)課在引人時利用數軸通過蝸牛運動的例子,且采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先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在興趣的指引下逐步開展探究。在引例中把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正負數在實際問題中求積的問題與小學算術乘法相結合,通過直觀演示與多媒體結合,采用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得出法則。
其次在歸納法則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也讓學生通過歸納體驗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使他們既學會發(fā)現,又學會總結。通過例2的氣溫變化問題和練習中的降價銷售問題,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體現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思想。
最后遵循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在練習設計與作業(yè)布置中都體現了分層次教學的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并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通過多媒體。
輔助手段,更好地展示出數學的魅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同時,也騰出了足夠的時空和自由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2
上周和薛校長還有數學組的幾個同事一起聽了杜超老師和夏紀超老師的《有理數的乘法》這節(jié)課,感觸頗深。聽完課后薛校長和我們一起在數學組交流了一番。薛校長提出了兩句話我比較受啟發(fā):方向比努力重要,努力比觀望重要!
奔著校長的思路昨天(9.26)我試著上了同樣的這節(jié)課,感覺比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七年級是新分的班,以前上的一節(jié)課(有理數的減法),感覺學生不太好調動,課堂氣氛有點沉悶,就擔心自己上課時,本身又不熟悉學生,學生會不會不配合。備課時充分考慮了這一點,導入設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學生熟悉的上下樓梯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不斷鼓勵他們敢于表達,勇于展示自己,以至于同學們都搶著板演,搶著回答問題。
二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比較充分,整節(jié)課就是以引導為主,把問題不斷的“拋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適時引導。
反觀這節(jié)課,最不成功的地方,應該是在乘法法則的探究過程中,我設計的'是:通過觀察兩組算式(正數乘以正數,負數乘以正數)發(fā)現規(guī)律:兩數相乘,當一個因數變成它的相反數時,乘積變成原來積的相反數。很多同學看出并有兩位同學回答出了這一規(guī)律,沒想到第三位同學直接說出了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說心里話,聽到這位學生的回答,我真后悔再讓第三位同學回答,當時我就有點懵,下面還怎么探究呀?思維急速旋轉,問了一句你是怎么發(fā)現的,學生解釋是通過上面兩組題目對比發(fā)現。本想追問:僅僅觀察了正數乘以正數,負數乘以正數就能確定任意兩數相乘都適用嗎?比如一個因數是0又該如何計算呢?由此我產生了一個疑問:數學課,學生自學、預習之后應該怎么上?自學、預習之后再怎么引導學生探究?
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充分備課的重要性,這節(jié)課也讓我認識到,學習研究教材的重要性,領會編寫專家的意圖,豐富教學視野,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時要加強理論學習,站得高,方能看得遠。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3
有理數的除法法則是怎么樣的?前幾節(jié)課采用的探索、討論、驗證的手段,是本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的研究方法.總體上這節(jié)課我自我感覺還是良好的,現就幾個方面做一下自我反思:
1.引入新課:學生在小學時已熟知乘法與除法互為逆運算,而且也熟悉“除一個數等于乘以它的倒數的運算”的法則,所以我對新課的引入就是結合小學以及初一前面所學的有理數的乘法,用乘法引出除法,這種設計既復習了前面有理數的乘法,又合理的引出有理數的除法,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不僅要回答計算結果,而且要說明理由,即敘述所依據的法則內容,另外因為題目簡單,所以我應機會全部留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來回答并適當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這點我覺得是做得比較好。
接著讓學生分組討論,討論完之后讓一些小組派個代表說出本組討論的結果,學生在前幾節(jié)課對運算法則及運算律的語言表達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有用的數學語言,這對本節(jié)課除法法則的表達也是一個重要的語言基礎.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也順便訓練一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感覺自己唯一做得有點不足的就是;當學生講出自己的結果,我太急于去糾正,讓學生的思路跟著我的思路走,這不利于學生的表達也極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2.在講解例題的時候,我采用這種講法,給出三個例題,然后引導學生得出解題的步驟,這樣保證大部分學生在解題的時候犯錯的概率比較小,有一位老師課后給我提了一個建議,說可以先讓學生練著解題,三個題目都解出來以后再引導學生得出解題的步驟,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總結的能力,這樣通過自己的總結也可以印象更加深刻點。所以這種教學思想以后我將試著多用在教學過程中。而且還要注意道例題講解時,要注意板書規(guī)范,體現除法法則的應用步驟。要一邊板書,一邊講述法則的內容,可不要求書寫每一步的依據,但應做到心中有數。
3.在探討“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這個知識點上,我通過提出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討論從而得出。這個過程同學們的討論還是比較激烈的,最后討論結束后,我做得不大好的地方就是沒讓同學自己說出討論的結果,沒讓學生自己分析兩個等式左右兩邊的區(qū)別,而是由我自己說出來,體現不出學生的自主性,這點是以后教學中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在最大程度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
4.對于多個數相除,在講解時,一是講清楚多個數相除時,可按順序依次兩個數相除進行;二是要講清楚多個數相除時,也可以類比多個數相乘確定符號的方法進行,從而轉化成非負數相除的情形。在這個問題上,我講的還是比較到位的,在開始講解前也給足學生時間去討論:“多個有理數相除時有幾種解法?”學生討論的還是比較激烈的,而且學生也是比較積極的說出各自的討論結果,但是有一點不足就是在做練習的時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少,顯得太急促了。另外我還設計一組練習題供學生鞏固新知,并沒有因為教科書中沒有練習而忽略這個程序。
整節(jié)課的后半部分我感覺我是講得比較快的,主要是把下課的時間看錯了,所以顯得后面部分講解的節(jié)奏明顯有點快,這樣學生做練習的時候出現的錯誤沒能很好的給予糾正,這是這節(jié)課明顯不足的一個地方,以后對時間的把握還得再準確一點。
課后區(qū)教研員林日福老師提出的兩個觀點我覺得挺不錯的,第一就是在上課之前告訴同學這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并且要達到的.目標,這樣可以使學生上課的時候有更明確的目標,第二就是在解題過程涉及到一些數學思想時可適當向學生提出來,讓學生逐步認識一些有用的數學思想,比如轉化思想,這節(jié)課中將除法轉化為乘法便是,可以適當的提一下。上面的兩個做法我想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可以適當采納一下。
總之,我認為數學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本節(jié)課正是考慮和分析到了這一事實,向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有理數的除法法則,并在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這一做法已在最近幾節(jié)課中都有所體現,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所以在有理數四則運算即將結束之時,有必要對這一段的教學經驗加以總結,以便于更好地進行下一單元的教學。另外,我覺得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展示自我,要堅持這一做法。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有理數乘法教學反思09-07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通用10篇)09-22
有理數的乘法05-02
有理數教學反思04-27
乘法教學反思09-08
有理數的乘法(1)教案04-25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07-31
有理數的乘方教學反思11-06
有理數的加法教學反思10-25
有理數加法教學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