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視調解類節(jié)目現狀分析以及對策研究論文
20xx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正式施行,調解的力量顯得愈發(fā)強大。近段時間以來,以解決公眾糾紛為目的的調解類節(jié)目收視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甚至成為了地方媒體的炙手可熱的品牌欄目。在這個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調解類節(jié)目創(chuàng)設的社會背景、河南電視臺《愛心調解》欄目設置與傳播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提出電視調解類節(jié)目相應的對策。
一、調解類節(jié)目產生的社會背景
每一種欄目都是因社會需要而產生,電視調解類節(jié)目也不例外。首先從調解對象上來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因為經濟利益而產生的矛盾糾紛日益增加,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加促使人們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利益的驅使使得部分家庭當中私有財產的分配問題得不到解決,矛盾的產生和心理的糾結需要尋找一個情感宣泄和糾紛調解的平臺。其次,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增高,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倫理觀念受到沖擊,新的社會觀念體系還在調整期,社會出現了很多“出格的”道德觀念,而這些道德觀念都跟利益有關,對傳統家庭體系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再次,從解決辦法上來說,民事糾紛可以通過司法程序得到有效的解決,但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而行政仲裁大多數解決的是公共事務;民間的、社會的調解就需要通過一種全新的調解手段--電視調解來解決。正因為此,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的《愛心調解》、上海東方電視臺娛樂頻道的《新老娘舅》和江西衛(wèi)視的《金牌調解》等欄目漸漸映入受眾的眼簾。
二、公眾為何選擇要上電視
時至今日,傳統電視媒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大衛(wèi)視以及地面頻道的收視群體依然有限,從電視與受眾的關系來說,受眾即為市場,因此為了吸引受眾的眼球,電視臺就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和收視率。換句話說,只要能夠提高自身的收視率,并且不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電視臺就會積極邀請觀眾來上電視。另外,現在社會人們的窺私欲不斷增強,看到不幸的故事自己才能滿足。列夫·托爾斯泰曾在他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中這樣寫到:幸福的家庭全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普羅大眾都有一個“審丑”心理,很多人認為這都是“審美疲勞”的產物,觀眾通過看到災難性、矛盾性的事件來確認自己是正常的、幸福的。人的心理在潛意識當中“確認自我、尋找自我”,而一部分觀眾渴望通過公共平臺也就是電視媒體,利用大眾傳播來展示自己。公眾選擇要上電視的其中一個動力來源就是情感的宣泄。人作為一個傳播的動物,在滿足了自身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后,都會針對自己的需要出發(fā),對他人乃至社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樣一來在某種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會產生一定的矛盾。有了矛盾,人們就會迫不及待地想把淤積在自己內心中的不解和不快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適合的人來傾訴。而傳統電視媒體作為一個大眾平臺,有著廣泛的受眾和影響力,人們通過電視媒介,把自己心中的不解和不快說出來、博得大眾的共鳴才是最重要的。而每個人都有著被關注的欲望。
三、《愛心調解》的欄目設置、內容選擇與傳播效果
(一)《愛心調解》欄目的基本設置
《愛心調解》是近兩年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傾力打造的“中原第一檔公益調解欄目”,是一檔奉獻愛心、幫扶民生的節(jié)目。節(jié)目的首播時間是每晚的21︰00~21︰50,重播時間是次日的12︰00~12︰50,不管是首播還是重播都是比較黃金的時段。現場調解矛盾,當場擺平糾紛是《愛心調解》欄目的基本表現形式,每一期都有一位固定的“愛心調解員”貫穿整個節(jié)目的始終,或者認為,“愛心調解員”就是節(jié)目成功的亮點和關鍵因素。整期節(jié)目以一個客觀的、真實的敘事方式來記錄愛心調解員調解事情的整個過程,通過愛心調解員市井的、深入民間的語言和靈活多變的調解方式,將事件發(fā)生的本真展現給觀眾,并傳達一定的價值觀。
(二)《愛心調解》欄目的內容選擇
通過長期關注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愛心調解》欄目,發(fā)現其節(jié)目內容選擇多為家庭內部的、鄰里之間的矛盾,同時還有涉及個人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矛盾。而家庭成員內部的矛盾占到節(jié)目內容的一半左右,近一段時間以來,民生領域內和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都能夠在《愛心調解》欄目中看到,比如具有典型性的幾期節(jié)目:房屋漏水不承認,樓下遭殃苦難言;老人病危,子女無視;電信營業(yè)廳充值送大米,大米竟然變質等等這些節(jié)目內容都是貼近實際的,貼近生活的。可以說,與“三貼近”有關的節(jié)目內容都是《愛心調解》欄目的絕對主角。
(三)《愛心調解》欄目的傳播效果
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承擔“連接市縣的紐帶,展示河南的窗口”的平臺功能,擁有覆蓋全省市縣的優(yōu)勢,目前在全省廣大電視觀眾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愛心調解》作為公共頻道一檔日播的自制欄目,目標受眾定位清晰,以中老年觀眾為主,并且極力覆蓋老中青三代觀眾,不僅在電視節(jié)目播出時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而且在網絡上成為網友積極討論的一個議題。用互聯網進行電視傳送,因其需要壓縮的信息量比廣播更大、更為困難一些,因此發(fā)展就緩慢一些[1]。不過在百度愛心調解吧里,可以看到大量網友的發(fā)帖和關注,這表明該節(jié)目已經把觸角從傳統媒體延伸到了網絡。
由于廣告收入是媒體的主要收入來源,電視廣告收入通常占電視臺總收入的80%以上。廣告經營是媒體經營的血液,越是規(guī)模大的媒體,廣告經營的地位越是重要[2]。20xx年,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愛心調解》欄目的廣告價格高達15秒14500元和30秒26000元,在整個晚間18︰00~24︰00時段中位列該頻道第一位。幾位重量級的愛心調解員如董振行、劉玉英等已經深受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已經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調解明星。廣告反響強烈、觀眾評價積極,這些方面都促使《愛心調解》取得更為優(yōu)異的傳播效果。
【電視調解類節(jié)目現狀分析以及對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電視談話類節(jié)目的選題研究論文04-30
淺談電視談話類節(jié)目選題研究論文04-30
師幼互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04-28
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的論文04-30
中職學生學習現狀分析及對策論文05-02
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05-02
中學體育教學瓶頸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04-30
洛澤河流域水污染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