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傳統會計與約束會計比較的論文
[摘要]文章對約束會計的產生進行了簡單的回顧,通過對傳統會計與約束會計進行比較,指出傳統會計系統在現代企業(yè)管理中的不足,分析約束會計在延續(xù)傳統會計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的優(yōu)勢,指出會計由傳統的模式向約束會計模式轉變成為必然,且傳統會計到約束會計的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關鍵詞] 約束會計 約束理論 傳統會計
約束會計是約束管理理論與會計學相互滲透所形成的新型會計學科,約束會計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是在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Theory of Constraint――約束理論:簡稱TOC”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的管理會計分支,約束會計的目的是想找出在激烈競爭的各種條件下生產的內在規(guī)律,運用傳統會計的理論基礎尋求一種分析經營生產問題的科學邏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著眼于整個組織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它把重點放在瓶頸工序(即約束)上,保證瓶頸工序不發(fā)生停工待料,提高瓶頸中心的利用率,從而得到最大的有效產出。TOC認為,任何系統至少存在著一個約束,否則它就可能有無限的產出,因此要提高一個系統(任何企業(yè)或組織均可視為一個系統)的產出,必須要克服系統的約束。任何系統可以想象成由一連串的環(huán)所構成,環(huán)與環(huán)相扣,這個系統的強度就取決于其最弱的一環(huán),而不是其最強的一環(huán)。因此,如果想達成預期的目標,必須從最弱的一環(huán)即從瓶頸(或約束)下手,并以此為循環(huán),才可以在短時間內顯著地提高系統的產出,并達成持續(xù)的改善。即找出妨礙實現系統目標的約束條件,并對它進行消除的系統改善方法。約束會計目的在于強調產出,將組織所面臨的關鍵約束(TOC把實現目標過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制約因素稱為“約束”)同傳統會計系統聯系起來 ,展示了通過撬動阿基米德基點(關鍵約束點)給組織帶來巨大的收益。約束會計以新型的一種管理會計面孔出現,與傳統會計相比具有獨特的積極一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會計核算對象不同
約束會計研究的對象是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許許多多的制約因素,這些制約因素稱為“約束”。“約束”有各種類型,不僅有物質型的,如市場、物料、能力、資金等,而且還有非物質型的,如后勤及質量保證體系、企業(yè)文化和管理體制、規(guī)章制度、員工行為規(guī)范和工作態(tài)度等等,這些“約束”的變化最終都影響企業(yè)的效益。約束會計強調必須把企業(yè)看成是一個系統,從整體效益出發(fā)來考慮和處理這些“約束”問題,約束會計著眼于整個組織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傳統會計則明顯比較狹隘,以企業(yè)的物流、資金和信息為會計研究對象,只關注局部的改進,如成本削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固定資產利用率,并沒有考慮這些手段同企業(yè)最終目標即實現盈利之間的關系。
二、會計假設不同
作為會計學的分支,約束會計接受了傳統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假設,有著會計學共同的一般前提,除此之外還具備一些特殊的前提假設。如管理決定假設。假定管理的價值是其管理方式的函數,其效用的發(fā)揮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會產生不同的經濟價值。一個組織只有進行科學管理,通過管理進一步指出如何實施必要的改進來一一消除企業(yè)發(fā)展的“約束”,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企業(yè)目標。因此必須要形成一套解決約束的流程,用邏輯地、系統地回答以下任何企業(yè)改進過程所必然提出的三個問題:改進什么?改成什么樣子?以及怎樣使改進得以實現?約束會計正是在想找出各種條件下生產的內在規(guī)律,尋求一種分析經營生產問題的科學邏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捎靡痪湓拋肀磉_即找出妨礙實現系統目標的約束條件,并對它進行消除的系統改善方法。
三、會計特征不同
與傳統會計相比,約束會計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個特點是對約束資源作用的明確考慮。傳統會計與約束會計在利潤表上主要不同點在于產品分類被約束資源分類所代替,約束會計對約束資源的考慮通過列舉各種約束體現出來。第二個特點是對產出貢獻影響的說明。約束會計報告強調了決策和行動對約束產出貢獻的影響,因為產出的所有重大變化都是通過約束點實現的,這種報告方式就可以引起管理層對相關領域――阿基米得約束點的注意。第三個特點是打破營業(yè)費用(OE)與產出(T)之間同步增減的關系。為了衡量實現目標的業(yè)績和效果,約束會計打破傳統的會計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項主要衡量指標,即有效產出、庫存和運行費用,約束會計認為只能從企業(yè)的整體來評價改進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庫存投資和運行費用雖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產出才有可能不斷增長。
四、會計信息披露不同
約束會計的利潤表是一份業(yè)績報告,它能反映實施經營思想后的業(yè)績和員工情況,報告的產出部分強調了利用約束資源提高產出的重要性,同時確定成本是否得到了充分控制。傳統會計報告只注重收入和費用,并信奉“賣的越多賺得越多,如果銷售額不能提高,就得削減成本”。
綜上所述,約束會計的誕生是會計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為會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并使會計管理活動與社會經濟活動更加緊密相關,進而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我們應當看到,約束會計的發(fā)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研究過程,其理論體系、會計模式、技術方法等需要在會計實踐中不斷地得到檢驗和修正,才能與現代市場經濟完全融合。這就意味著會計理論工作者和實務工作者必須付出長期的、艱辛的勞動,必須時刻密切地關注約束會計的發(fā)展動態(tài)。但是,目前我國對約束會計研究的狀況并不容樂觀,在此,呼吁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一定要正視這一問題,齊心協力,共同創(chuàng)建具有時代特色的約束會計體系。
參考文獻:
[1] 申香華. 傳統會計價值危機的主要表現[J]. 鄭州大學學報,2005,(4)
[2] 湯云為. 高級財務會計[M]. 上海三聯書店
[3] 宋浩. 約束會計[M].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4)
【探究傳統會計與約束會計比較的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財務與傳統財務比較分析04-26
會計畢業(yè)論文 -論文03-13
傳統制造成本、作業(yè)成本和約束理論的比較分析04-30
環(huán)境會計對傳統會計的影響04-28
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國際比較04-27
會計畢業(yè)論文11-07
會計控制論文01-07
會計系論文03-02
會計論文的結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