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二,五月婷婷激情,国产最新美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观看网址大全,国产蜜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91在线,国产树林野战在线播放,江苏白嫩少妇高潮露脸

澗底松 白居易

時間:2024-10-10 18:14:35 學(xué)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澗底松 白居易

【作者介紹】

澗底松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jìn)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yán)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xué)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原文】

澗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圍,坐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注釋】

1.度:度量

2.蒼蒼:深清色,此指天

3.歷歷:分明的樣子

4.白榆:星名,這里把白榆當(dāng)作榆樹。

【賞析】

白居易的《澗底松》作于元和四年(809)。元和三年詩人由翰林學(xué)士轉(zhuǎn)任左拾遺,位雖不高,職在諫言。他也的確做到了“有闕必規(guī),有違必諫,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病無不言”(《初授拾遺獻(xiàn)書》)。

不僅與憲宗當(dāng)面論執(zhí)強(qiáng)鯁,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諷諭詩,道民疾苦,補(bǔ)察時政。正如他自己所說:“身是諫官,月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jì)人病,裨補(bǔ)時闕。”

《澗底松》就是這一時期所作的諷諭詩中五十首新樂府中的一篇。

《澗底松》一詩的命名及寓意,顯然由西晉左思《詠史》之二“郁郁澗底松”而來。他對左思此詩感觸頗深,幾次為“澗底松”鳴不平。此前曾作《續(xù)古詩十首》(其四)敷衍鋪陳詩意云:

雨露長纖草,山苗高入云;風(fēng)雪折勁木,澗松摧為薪。風(fēng)摧此何意?雨長彼何因?百丈澗底死,寸莖山上春?蓱z苦節(jié)士,感此涕盈巾。

“百丈澗底死,寸莖山上春”,何等沉痛!與左思詩相比,雖含蓄不及左而憤慨切直實(shí)有過之。然而白居易仍覺不盡意,又直以《澗底松》為題,寫了這首政治諷刺詩。

詩共十六句。前六句詠澗底松,后十句緊扣澗底松抒寫感慨。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首句點(diǎn)明所詠之物及其特征!鞍俪摺,虛寫、極言其高;“十圍”,以夸張渲染其粗,說明松材之良可用。次句寫松的生長環(huán)境:“寒且卑”。氣候寒而地勢低。兩句雖十四字,卻起得簡潔明快,緊緊扣住了“澗底松”三字。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睂懸驖旧钌诫U人跡罕至,澗底松老死也不遇良工為之量材而用。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钡弁醯母咛萌鄙贄澚褐,這里需要那里期待卻互不相知。

首句已經(jīng)點(diǎn)明良木,這里用“彼有”一詞,自然意脈貫通。

以上為第一層,詠嘆澗底松的不遇。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有誰能理解蒼天造物的用意,生此良材卻生非其他。這兩句承前寫來,無論從詩意還是結(jié)構(gòu)來看,都是由“緣物”到“寄慨”的既承且轉(zhuǎn)的過渡。

“ 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敖饛垺,指漢宣帝時的高官金日磾和張安世。二人奢華無度,后用來代指貴族!霸瓚棥保肿铀,孔子門徒,為人賢能(見《史記·仲尼弟子傳》)!芭R隆,指牛御寒的東西,以麻或草編成。《漢書·王章傳》載:王章患病,貧困沒有被蓋,臥于牛衣之中。“貂蟬”,古代王公顯官冠上之飾物,始自漢代武官。兩句的意思是:金張因世祿而貴,繩樞甕牖的原憲卻是大賢者;寒賤的牛衣怎能與華貴的貂蟬相比。這兩句從左思詩“金張藉舊業(yè),七葉珥漢貂”二句中渾化典實(shí),又自鑄新詞,更覺生動形象,對比鮮明而強(qiáng)烈。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边@幾句承前生發(fā),最為警策。尤其是后兩句,以對句出之,其中“未必”一詞,出語活脫,闡明事理未加絕對化,頗具一種深刻的哲理和樸素的辯證觀點(diǎn),是對儒家一貫鼓吹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大膽否定。詩人當(dāng)時身為朝廷命官,竟然發(fā)此宏論,實(shí)在難能可貴。

結(jié)句:“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吧汉鳌,熱帶海生物,骨骼相連,形如樹枝,故又名珊瑚樹。“歷歷”句:古樂府有“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的詩句!皻v歷”,形象分明可數(shù)。古樂府中的“白榆”原指星星,這里借星指榆樹。平凡的榆樹又豈能與珍貴的珊瑚樹相比。但是榆樹卻高植上天,珊瑚卻沉生海底。足見高者不一定賢,下者不一定愚。結(jié)尾兩句以比喻兼對比的修辭方式,對“高者未必賢”二句作進(jìn)一步的形象補(bǔ)敘。有了這兩句,詩意更加雋永,耐人回味。

以上為第二層,詩意又宕開一步,從澗底松不幸遭際的特指進(jìn)而轉(zhuǎn)入對某種現(xiàn)象的泛指,使題旨更加顯豁和深化。

白居易的這首《澗底松》意蘊(yùn)豐富。詩人原附有題注云:“念寒亻雋也”!柏殡h”,通俊。寒俊,指的是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梢姡驹娛窃娙藶楹▲Q不平之作。唐時雖以科舉取士,較之西晉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有所改進(jìn),但真正有卓越才識的讀書人,若無達(dá)官顯宦薦引,也往往被委棄不用,默默無聞。這種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相當(dāng)普遍。于是詩人“緣事而發(fā)”,“比擬恰合”(《唐宋詩醇》評語)地抓住了澗底松既寒且卑和“ 老死不逢工度之”,諷喻和針砭這種不平的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shí)意義的。

后來,白居易又在和元稹《松樹》詩中表明了他的意愿。他希望澗底松都能成為“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同時他為才士呼吁“尚可以斧斤,伐之為棟梁”;更替忠貞的“松樹”道出了平生之志:“殺身獲其所,為君構(gòu)明堂。”

一片憐才惜才之意,憂國憂民之心,畢見于紙上。

從詩題來看,本詩雖是詠物,但與一般詠物詩的寫法又有所不同。一般詠物詩往往在狀物之形的基礎(chǔ)上攝物之神,做到形神兼各,并有所寓意和寄托,其寓意和寄托要受到所詠之物的制約,要透過物象求得表現(xiàn),令人思而得之。而本詩并沒有在狀物攝神方面大施筆墨,而是以澗底松作為引線,借題發(fā)揮,題外生意,不將感慨滲透在物象之中,正如《唐宋詩醇》評論本詩所說:“松是喻意,金、張、原憲是正意”。從而收到寄情遙深的藝術(shù)效果。

本詩的語言形式,除具有白詩淺顯易懂的一貫風(fēng)格外,還體現(xiàn)了樂府詩的特點(diǎn)。從句式看,全詩以七言為主,間或雜以五言和十言;就用韻看,前六句用平聲,中間四句則轉(zhuǎn)仄聲,后六句再改押平聲。這種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的句式結(jié)構(gòu)與平仄交用、靈活自由的葉韻方式,形成了富于變化的節(jié)奏感和音調(diào)鏗鏘的詩韻美,從而恰到好處地表達(dá)了題旨。

[澗底松 白居易]

【澗底松 白居易】相關(guān)文章:

左思:詠史·郁郁澗底松06-30

鳥鳴澗的詩意06-30

鳥鳴澗古詩09-09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08-27

底感言(2)09-25

《滁州西澗》寫景古詩08-06

蘇格拉底語錄07-19

蘇格拉底名言09-16

蘇格拉底愛情名言09-13

追根究底造句06-08